<<红楼梦>>中贾政的为人与在贾府的地位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9 21:59:16

说起贾政,不少人脑中就会浮现一张严厉,死板,生硬的面孔。贾政历来被认为是假正经,为人迂腐,古板,是典型的封建卫道士。表面上好象那么一回事,其实是个不学无术的草包。
贾政平时对宝玉从未有过好脸色,宝玉一见这位父亲就浑身直哆嗦,不少人也据此认为贾政根本不爱儿子宝玉。最能证明他根本不爱这个儿子的是“不肖种种大承挞伐”一回,亲生儿子竟忍心往死里打,所谓“虎毒不食子”,老虎尚且不会食子,更何况万物之灵长的人?而贾政却要“食子”,可见其毫无舐犊之情,毫无人性。更有人把两人对立起来,说宝玉是封建叛逆者形象,是鲁迅笔下“狂人”的雏形,而贾政代表的是封建地主阶级利益,所以两人之间的斗争是两个敌对阶级的斗争。
阶级斗争这根弦要时刻绷紧了,这话没错,但动不动用阶级斗争来套,是否有点神经质?种种花,养养鸟就是小资情调,养只鸡就是资本主义尾巴?时间是最公正的,时间证明这种认识是错误的。
正如人不能没有火性,尤其是男人,男人之所以成其为男人,就在于男人有火性。但火性太大也不好,火药味儿太浓是很危险的,爆炸了咋办?男人火性太大也是很容易起家庭纠纷的。凡事要有个“度”,过了这个度就不好了。一样的道理,我们要时刻牢记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,但具体问题还是应该具体分析,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应该以作品本身为主,不要舍本逐末,加上太多的牵强附会。
历来对贾政认识有分歧的主要在两点:一、他是否是草包。二、他是否爱儿子宝玉。
贾政是否草包?
贾政书读过不少,这一点应该没什么疑问。他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,然后做官,不象他大哥贾赦的官位是世袭的。虽然历来对科举制度颇多非议,但这种考试制度能够出现本身就说明它还是有一点合理性的,至少曾经是有过一点作用的。贾政之能中科举至少可以证明他是有一点学问的。贾政偶尔还跟门客吟诗作赋,与家人猜猜灯谜,可见他也并非古板得不可救药。虽然吟诗作赋可能是附庸风雅,有他在孩子就不能尽兴地玩,但至少也说明他是不想做个古板的长者,而渴望与孩子们沟通、与家人亲近的!
贾政爱不爱儿子宝玉?
他平时对宝玉为何没有好脸色?宝玉不好好读书,不与身边的士人多接触,整日与女孩子们厮混。这也许是为人处世的准则不同,人生观、价值观不同。贾政认为男人就应该“留意于孔孟之道,委身与经济之间”。宝玉则发现了女性作为人的